学校新闻

一 School

秋日品书香,分享共成长 | 我校2+6+7行动工作第一组教师读书分享会圆满结束

秋日品书香,分享共成长 | 我校2+6+7行动工作第一组教师读书分享会圆满结束

广东南粤技工学校 广东南粤技工学校
 2025年10月29日 17:28 广东
图片
图片
图片





2+6+7行动
第一组教师读书分享

秋日品书香,分享共成长。中共广东南粤技工学校支部委员会组织公共基础教研组全体教师于10月27日周一下午14:00于厚德楼三楼党建会议室召开关于10月“2+6+7”行动纪实暨第十七期读书分享会。本次会议由公共基础组组长王祥主持,学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王晓春及教师共同参加,大家共同享受了一场思想与文字的盛宴。

1.JPG

活动伊始,各位教师依次上台分享个人在本月所阅读的书籍,并结合自身阅读经历,分享了各自的感悟与收获。江予豪老师分享《面向个体的教育》、陈洁老师分享《遥远的向日葵》、单泽坚老师分享《认同:赢取支持的艺术》、欧阳冰心老师分享《等一朵花开》、李紫欣老师分享《万历十五年》、余诗平老师分享《人生海海》、王祥老师分享《文明的反方向扩张》、袁芷晴老师分享《像大人一样生存,像孩子一样生活》、叶碧怡老师分享《肖申克的救赎》、凌帮老师分享《太白金星有点烦》、谢婷坊老师分享《去有花的地方》、黎秋文老师分享《鲁滨逊漂流记》、夏艳雄老师分享《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和欧阳玲玲老师分享《班主任微创意》。


江予豪老师分享《面向个体的教育》。本书凝聚了李希贵校长在学校教育方面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全书共11个专题。核心内容包括教育面向个体、强调学生的选择权、教师角色的转变、营造开放包容的氛围、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江予豪老师强调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将目光聚焦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成长需求,为他们铺就个性化的学习之路,给予坚实支持。同时,我们更要用心浇灌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的幼苗,让他们在未来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唯有当我们真正将目光倾注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成长需求,教育才能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强劲助力。




陈洁老师分享《遥远的向日葵》。本书讲述了作者李娟一家在阿勒泰乌伦古河南岸耕种向日葵的生活经历。李娟用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这里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比如勤劳乐观、面对重重困难仍不放弃的母亲,她在大旱之年,面对葵花苗多次被鹅喉羚啃食的困境,依然坚持补种,最终迎来收获。还有高龄多病、孤独等待的外婆,以及大狗丑丑、小狗赛虎等充满个性的家禽。此外,作者还在书中表达了对生命、自然、万物、死亡的领悟,呈现出一种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渺的,同时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陈洁老师指出书中的人物故事让她深受感动,他们的勤劳、善良和乐观代表着人性的光辉,由此也认识到劳动不仅是一种生存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单泽坚老师分享《认同:赢取支持的艺术》。本书是举世闻名的领导力专家约翰P.科特的代表作。通过丰富的案例与深入分析,科特系统阐述了扼杀好主意的四种情况:制造恐慌、无限拖延、混淆视听、冷嘲热讽,并且还阐述了如何应对这些情况,给出了总体的回应对策——自我评估、重温抨击策略和回应对策、头脑风暴应对抨击、学以致用。单泽坚老师指出,赢取支持时一定要清楚,我们的目的不是把“说不”的人拒之门外,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好主意不落空。这对教育工作者尤其具有启发意义。




欧阳冰心老师分享的《等一朵花开》用温暖的文字和生动的画面,记录了生活中那些细碎而美好的瞬间。这本书不仅展现了作者林帝浣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更传递出一种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心灵的治愈与滋养。作者讲述了诸多有趣且富有内涵的故事,以轻松诙谐的语调调侃生活、记录情感,宛如为我们递上了一把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欧阳冰心老师通读完这本书后感悟颇深,她被字里行间溢满的幸福感深深感动,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如果我们累了,要学会休息,而不是放弃。等一朵花开,多一些耐心,少一份焦虑。




李紫欣老师分享《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剖析,展现了明朝万历十五年这一看似平凡年份里,社会各阶层所发生的细微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社会等领域)以及这些变化背后所蕴含的深远历史意义。李紫欣老师认为,作者黄仁宇先生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将那个时代的人物、事件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能够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同时,这本书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历史发展规律以及人性复杂性的深入思考。李紫欣老师结合教师和班主任生活,指出读完这本书后,教师更要明确制度的重要性,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注重提高个人能力,平衡现实与理想,注重长期规划。




余诗平老师分享《人生海海》。本书围绕着一个身上带着很多谜团的上校展开,以村落为演出舞台,讲述了众多村民与上校的人生纠葛,描绘了上校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余诗平老师认为,麦家以细腻且富有张力的笔触,多视点、零散化、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勾勒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书中既有上校辉煌时的意气风发,也有落魄后的无奈挣扎。书中众多人物形象鲜明,他们各自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又饱含沧桑的人生画卷。余诗平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认为人生漫漫,总会有做错的时候,敢于承担错误,弥补过错,与错误和解,不让负罪感成为负担,才能获得新生;与他人和解,放下仇恨也是在救自己。




王祥老师分享的《文明的反方向扩张》是刘慈欣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些看似违背常规逻辑的现象。书中深入剖析了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文明并非总是朝着人们所预期的单一方向扩张,而是存在着反向发展、多元交融等复杂态势。王祥老师指出,这本书打破了传统对于文明发展的固有认知,让我们以全新的思维去审视人类文明的演进,通过书中的案例与分析,能促使我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




袁芷晴老师分享的《像大人一样生存,像孩子一样生活》从独特的生存哲学角度出发,探讨了成年人在社会中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与生活态度之间的平衡。本书通过“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事已至此,先吃饭吧、一个人最好的修养是情绪稳定、人生除了自己,都是配角、手持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等5大主题24个小节,讲述了一些在风雨中成长的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如何在承担生活责任的同时,保持内心的纯真与活力,鼓励读者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袁芷晴老师指出,这本书不仅为成年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思考,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生活的本质与意义。




叶碧怡老师分享《肖申克的救赎》。作者斯蒂芬·埃德温·金在本书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年轻的银行家安迪被冤枉入狱,由于监狱的腐败,他在真相即将大白的情况下仍然得不到昭雪,反而在肖申克监狱饱受了各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摧残。然而他在肖申克监狱中凭借着坚韧的意志、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从500码长的污粪管道中爬出,重获自由,在墨西哥海边过上了自由人的生活。他不仅为自己赢得了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还帮助狱友们改善生活、追求自由,最终成功越狱并重获新生的故事。叶碧怡老师提到,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体制化的危害,也看到了希望的力量,无论身处多么绝望的境地,只要不放弃,就总能找到出路,同时也让我们思考自由与救赎的真正含义。




凌帮老师分享《太白金星有点烦》。作者马伯庸以独特的视角和诙谐幽默的笔触,描绘了太白金星在天庭职场中的种种烦恼与趣事。凌帮老师提到,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神话故事改编,作品把神仙的“渡劫”写成了现代人的“打工渡劫”——太白金星为办“西天取经项目”反复修改流程、应对各方神仙甩锅,本质上是每个人在职场里被KPI、流程、人际关系裹挟的真实写照。马伯庸用神话的壳,装了最现实的内核:看似光鲜的“神仙编制”里,藏着和我们一样的焦虑、妥协与无奈。当太白金星为了“合规”和“人情”两头奔忙时,我们很容易看到自己为一份方案、一次协调焦头烂额的影子,幽默背后满是共鸣。但同时也让我们学会以更加轻松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谢婷坊老师分享的《去有花的地方》是菜场女作家陈慧的散文集,记录了她45岁时决定走出菜场,跟随养蜂人到几千里外追花养蜂的经历。在这段旅程中,陈慧从浙江慈溪出发,一路向北,途经江苏、山东、辽宁等地,追随不同气候带下的花海迁徙。她与养蜂人同吃同住同劳作,真诚坦率地记录了养蜂及转场途中的亲身经历,以及养蜂人的生活。她还记录了在旅途中遇到的人们,如蜂场来客、蜂农的邻居、来蜂场卖东西的人、提供帮助的当地人等,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美好。谢婷坊老师表示读完《去有花的地方》,让她对养蜂人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看到了养蜂人的不易,也让她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温暖。“去有花的地方”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意味着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对美好与希望的追求。




黎秋文老师分享《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笛福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遭遇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非凡的智慧,在荒岛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建造房屋、种植粮食、驯养动物,甚至还制作出了简单的工具和器皿。黎秋文老师提到,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更让我们看到了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勇于挑战的精神,它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夏艳雄老师分享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强调了读书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书中指出,教师通过阅读各类书籍,不仅能够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还能在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应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挑战。夏艳雄老师认为,本书倡导教师把读书作为一种修行方式,在书的海洋里不断探索、反思与成长,从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专业的姿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




欧阳玲玲老师分享《班主任微创意》。欧阳玲玲老师通过分析现今学生的特点,指出这本书的妙处在于聚焦班主任工作中的创新实践。作者吴小霞是一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担任过初、高中各类班主任,书中收集了众多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等方面的巧妙创意,这些创意既实用又充满智慧,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工作。它鼓励班主任打破传统思维,积极探索新颖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以更加灵活和有趣的方式与学生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利用“倒金字塔”认识法——创意相识促进团队熟悉;设计“扑克回家”的游戏——创意游戏让班级快速融合;开馆剪彩仪式——班级图书馆创意开启阅读之旅等。欧阳玲玲老师指出,读完这本书看到的满满都是爱与真诚,如果我们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教育孩子,相信在鼓励和耐心的背后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分享结束后,王校也为各位教师推荐了她所阅读的书籍——《教育与永恒》,作者李政涛以哲学思辨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独特视角,深入探讨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本质与永恒价值,引领教师们跳出短期教学目标的局限,重新审视教育对于个体生命成长与社会文明传承的深远意义。这引发了在场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深度反思,激励大家在教育创新的道路上既要扎根传统教育的智慧土壤,又要积极拥抱时代变革,用更富人文关怀的教学方式点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实现教育事业中那些超越时空的永恒追求。随后王校对每位教师的分享进行一一点评,王校鼓励各位教师在选择书目时应聚焦经典,并指出阅读经典的意义在于,经典作品是经过时间沉淀与检验的智慧结晶,它们蕴含着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思想、最真挚的情感以及最精湛的表达技巧。对于教师而言,阅读经典不仅能够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提升专业素养,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至此,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运营管理 / 学校新媒体中心

供稿来源 / 公共基础教研组

图文编辑 / 王祥、陈洁

排版 / 陈怡瑜

审核 / 王晓春


投稿邮箱:33408226467@qq.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版权归广东南粤技工学校新媒体中心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获取授权


加入广东南粤技工学校



“在看”我吗?



< a href="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