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告别摆烂 暑假躺读 带你阅见更好的世界(五)
【好书推荐】告别摆烂 暑假躺读 带你阅见更好的世界(五)
读书,
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过程。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
文字可以。
无法经历的人生,
书籍带你相遇。
这个暑假,
我们换个姿势:继续躺,
让书籍带你阅见更好的世界。
《愤怒的葡萄》约翰·斯坦贝克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出生加州小镇,做过农场工、记者、战地通讯员;27部作品,1962年凭“富有同情心的幽默与敏锐的社会洞察”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坚持“为小人物立传”,被《纽约时报》称为“美国良知的记录者”。为了写《愤怒的葡萄》,斯坦贝克曾沿着66号公路与逃荒农民同吃同住,目睹“五千户人家快饿死了”,回来说:“我过去写的书多么拙劣,我要为他们说话”。
①一部“逃荒公路片”的鼻祖:乔德一家十二口,一辆破卡车,从沙尘暴卷走的俄克拉荷马到“黄金加州”——3个月、2500公里、3次葬礼、2次出生,史诗级迁徙,堪比《千里走单骑》。
②一首“集体愤怒”的赞美诗:小说像一面放大镜,把“我失业”“我失地”的个体叹息,汇聚成“我们反抗”的群体怒吼。读者说:“读到最后,你会明白‘愤怒’不是情绪,而是一种生存的尊严。”
③一剂“治愈内耗”的猛药:当“躺平”“摆烂”成为热词,乔德一家依旧选择向前。斯坦贝克用贫瘠土地上的倔强告诉我们:绝望不是终点,而是觉醒的起点。
④双奖加冕,永不过时:193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1940年普利策小说奖,同时入选美国83%公立高中必读。
①从‘我’到‘我们’,这就是开端。——当两个同样失去土地的农民相遇,一加一不再等于二,而等于无穷大的希望。
②土地是我们丈量的,是我们开垦的,是我们死去的凭证,不是一张文契。——一句抵得过万篇地产广告,重新定义“拥有”的意义。
③女人是整个帐篷的支柱,如果她动摇,全家就会动摇。——乔德妈用一口铁锅、一把勺子撑起一个家庭,也撑起美国大萧条的半边天。
④人走着走着,就会找到比自己更大的东西。——汤姆·乔德在血与尘里完成从“个人”到“人民”的蜕变,像极了每一个终于决定不再“独自美丽”的我们。
《心安既是归处》季羡林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北大唯一终身教授、国际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幼年家贫、留德十年、文革牛棚、晚年丧子。他却写下“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把苦难熬成了温柔,把学问熬成了烟火气。
①一本“解压”书:翻开它,就像给灵魂按了静音键——先生教你“不理秋风”,任万事穿耳而过。
②一本“答案”书:关于孤独、生死、读书、处世,先生不灌鸡汤,只端出自己93年的真经历:如何与孤独相处?“与猫对坐,它看我,我看它,两相忘。”怎样面对死亡?“早走晚走,终须走,不如听风看月。”
③一本“常读常新”的书:央视《朗读者》多次选段朗诵,被誉为“可以放在枕边的中国版《沉思录》”。
①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真正的快乐,就是喜欢就争取,得到就珍惜,失去就放下。人越自立,人生就会更快乐。
③世间从不缺少辉煌的花冠,缺少的是不被花冠晕染的淡定。
④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先生手书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的注脚。
《做自己的花》月芽
月芽是超人气治愈系插画家、独立诗人,她用马卡龙色系的温柔笔触,画出现代人的“破洞”与“补丁”《做自己的花》阅读2.3亿;微信读书联合出品电子书上线7天即登飙升榜NO.1,她形容自己“白天拿画笔、晚上写诗的人形蒲公英”,把心事吹成漫天小伞,落在每个读者的掌心。
①轻:22个暖萌短篇+22首短诗,能轻松迅速读完1篇,0负担。
②暖:故事里没有“打怪升级”,只有“早上起不来、夜里emo、时常会被否定”的我们;插画里的主角永远圆滚滚,像一颗拥抱失败的软糖。
③用:每篇末都留一页“空白花圃”,作者邀请你写下或者画下今天的小确幸——把阅读变成一次“亲手种植”的疗愈体验。
①玫瑰不必学百合的淡雅,野草也无需羡慕乔木的高大,只需在自己的土地上扎根、抽芽、盛开。
②大人世界的勇敢,是摔碎后仍把自己拼成一幅新的拼图。
③当你难过的时候,请把耳朵贴在胸口,那里有一万朵花在偷偷为你鼓掌。
世界很大,
书是折叠的时空机。
暑假不赶路,
躺读也能抵达。
运营管理 / 校新媒体中心
整理编辑 / 陈怡瑜
排版发布 / 陈怡瑜
审核 / 王晓春
广东南粤技工学校唯一官方公众号
更多校园趣事
欢迎您积极投稿(一经采纳有神秘奖品哦)
投稿邮箱:3340826467@qq.com
图文由©广东南粤技工学校新媒体中心 编辑整理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加入广东南粤技工学校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