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登革热来袭,这份超全预防指南请收好!
【健康科普】登革热来袭,这份超全预防指南请收好!
近期,
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
蚊虫活动愈发频繁,
登革热的传播风险也随之上升。
作为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热一旦流行,
可能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
今天
就带大家全面了解登革热的预防知识,
让我们一起远离它的困扰。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感染后人体对同一血清型病毒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但对其他血清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因此可能会发生多次感染。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至14天,多数患者在感染后5到8天发病。发病后,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 39℃以上,且持续3至7天;同时还可能伴有头痛、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等)。虽然大多数登革热患者症状较轻,经过对症治疗后可在1至2周内康复,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发展为重症登革热,出现严重出血、休克、器官衰竭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登革热,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登革热如何传播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当这两种蚊子叮咬了感染登革病毒的患者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繁殖,大约8到10天后,蚊子就具有了传播病毒的能力。此后,当这些带毒蚊子再叮咬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从而导致健康人感染登革热。
需要注意的是,登革热不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也不会通过空气、食物等途径传播,蚊子是其唯一的传播媒介。
如何有效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做好防蚊、灭蚊工作,从源头上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蚊子的幼虫需要在水中才能生长发育,因此清除积水是消灭蚊虫滋生的关键。我们要定期检查家中及周边环境,及时清理各种积水:清理阳台、窗台、花盆托盘里的积水,避免积水长时间留存。翻倒室外的空花盆、空水桶、废旧轮胎等容器,防止积水形成。对于水缸、水池等有用的积水,要定期更换水体,并在水中放养柳条鱼等可以捕食蚊子幼虫的鱼类,或者投放灭蚊幼药剂。疏通下水道、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避免积水堵塞。
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子进入室内。睡觉时使用蚊帐,尤其是儿童、老人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外出时,尽量穿长袖上衣和长裤,选择浅色衣物,因为蚊子更喜欢叮咬深色衣物。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涂抹合格的驱蚊剂,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以保持驱蚊效果。
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方法灭蚊,这种方法安全环保,对人体无害。在无人的情况下,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化学药剂灭蚊,但要注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按照说明正确使用,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登革热虽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危害性,
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预防知识,
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就能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积极行动起来,
共同营造一个无蚊的健康环境!
运营管理/ 学校新媒体中心
图片来源 / 网络、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官网
编辑排版 / 陈怡瑜
审核 / 王晓春
广东南粤技工学校唯一官方公众号
更多校园趣事
欢迎您积极投稿(一经采纳有神秘奖品哦)
投稿邮箱:3340826467@qq.com
图文由©广东南粤技工学校新媒体中心 编辑整理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加入广东南粤技工学校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