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预防登革热,你我共防范
健康科普 | 预防登革热,你我共防范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皮疹、“三红”(面、颈、胸部潮红)和“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少数严重者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登革热是严重的伊蚊媒介传染病,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经8-10天的增殖后,就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给健康人。
突发高烧,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以上,可伴畏寒,一般持续3-7日。高烧往往起病急骤,退热后可能短暂缓解,但体温往往很快再次升高。
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患者常自述“像被压着走路”或“骨头被打断一样痛”,因此也被称为“断骨热”。
这是由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充血表现,尤其在儿童中较为明显。
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一般在发病3-6天出现,维持3-5天,疹退后无脱屑或色素沉着。部分患者还会伴随皮肤瘙痒或烧灼感,需注意避免抓挠,防止感染。
注意:登革热最初症状和感冒、流感相似常会引起混淆。
登革热的易感人群是所有人,尤其是生活在蚊虫较多地区的居民。
• 清除或倒置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的可积水容器;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疏通沟渠、下水道、填平洼地、翻盆倒罐以防止积水。
• 种养富贵竹等阴生水养植物应定期换水洗瓶,每5-7天清洗、换水一次,并冲洗植物根部,勿让花瓶底盘留有积水。
• 家庭可使用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装备。
• 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 外出尽量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并在外露皮肤及衣服上涂喷蚊虫驱避剂。
• 家庭灭蚊首选使用家用杀虫剂、电热蚊香液、电热灭蚊片等灭蚊产品,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方法与分量。
• 切勿向运行中的电器用品或有火焰地方直接喷射杀虫剂,以免发生爆炸。
如果被蚊虫叮咬后,发现自己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的重点是控制疼痛、及时补液、预防出血,并尽早防蚊隔离。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防蚊隔离、早治疗对登革热防控有重要意义,可有效制止登革热聚集性发病,降低患者病死率。
登革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
但通过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
共同做好登革热的预防工作,
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运营管理 / 校新媒体中心
图片来源 / 网络、百度图库
排版 / 陈怡瑜
整理编辑 / 陈怡瑜
审定 / 王晓春
广东南粤技工学校唯一官方公众号
更多校园趣事
欢迎您积极投稿(一经采纳有神秘奖品哦)
投稿邮箱:3340826467@qq.com
图文由©广东南粤技工学校新媒体中心 编辑整理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加入广东南粤技工学校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