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进校园·守护青春助成长 | 我校开展健康科普专题讲座
健康科普进校园·守护青春助成长 | 我校开展健康科普专题讲座
为切实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筑牢青春健康防线,10月16日下午,广东南粤技工学校举办“健康科普进校园 守护青春助成长”专题讲座。活动邀请广州市石滩镇三江医院的医师团队倾情授课,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互动问答等多元形式,为在校师生带来系列实用的健康知识讲座与互动体验,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广州市石滩镇三江医院防疫科主任严淑萍、副主任医生苏卫龙、主治中医生骆萍、公卫医师叶慧玲;广东南粤技工学校学生服务与发展处副处长马利和副处长黎安琪,本次宣讲活动由团委书记丘艳艳主持。
主持人:丘艳艳
(一)
神奇的中医药:传承千年智慧
主治中医生骆萍带来的“神奇的中医药”讲座,以贴近生活的视角,让同学们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医学的独特魅力。骆医生从“中医望闻问切”的核心诊疗智慧切入,没有罗列复杂的医理,而是将荔枝、荔枝核、派潭凉粉草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物作为“活教材”,生动讲解其药用功效。通俗的讲解、熟悉的食材,瞬间拉近了同学们与中医药的距离,也有效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医学的兴趣。
心肺复苏操作:掌握救命技能
“生命只有一次,急救技能必须牢记!”副主任医生苏卫龙带来的心肺复苏操作培训,是整场活动中最受关注的“实用环节”。培训伊始,苏医生通过真实案例引入,清晰阐述了心肺复苏的适用场景——“当遇到有人心跳呼吸骤停时,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6分钟,掌握心肺复苏,就能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前争取生机”。随后,他结合操作原理,详细讲解了“判断意识与呼吸”“大声呼救并拨打120”“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四大核心步骤。
随后助理医师借助模拟人进行全程实操演示,将每个动作的细节精准呈现:胸外按压时,手掌根部需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人工呼吸前需清除口腔异物,吹气时要确保胸廓起伏。她一边演示,一边强调“按压要有力、节奏要均匀”“吹气时要捏住鼻子,防止漏气”等关键要点,让在场师生对操作规范有了清晰认知,为后续掌握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艾滋知多点:科学防范护航青春
叶慧玲医师的“艾滋知多点”讲座,聚焦青少年艾滋病预防的关键问题。她结合最新数据,明确指出青年学生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通过通俗的语言解读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着重强调“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破除了大家的认知误区。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叶医师提出“三要三避免”防护准则:要学习预防知识、要采取防护措施、要及时阻断检测,避免无保护性行为、避免意识不清时发生性行为、避免滥用精神活性物质。同时,她详细介绍了高危行为后的药物阻断时间窗口及检测渠道,提醒同学们既要正视艾滋病,也要消除歧视,树立科学的防范意识。
为切实做好2025年秋季学期校园卫生工作,科学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全面筑牢校园卫生安全屏障。科普讲座结束后,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三江医院副院长吴海锋一行督查组,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专项卫生监督检查,学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王晓春、校医周裔杨老师陪同检查。本次检查覆盖组织管理、制度落实、饮用水管理、病媒生物防制及环境卫生等多项内容。通过现场检查、查阅资料、随机提问等方式,主要围绕学校常规预防控制措施和结核病疫情防控措施方面,重点督导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晨午检及因病缺勤追踪记录、加强校园重点场所卫生环境通风情况、监测与报告等内容真正实现“知识普及 与“隐患排查”无缝衔接。
通过此次“培训先行+监督落实”的组合拳,有效填补了同学们在中医药文化、急救技能及艾滋病预防等领域的知识,推动健康理念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转变,同时有效提升了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主体责任意识和实操能力。下一步,学校持续开展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活动,持续加强常态化监督指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全力为秋季学期师生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运营管理 / 学校新媒体中心
供稿来源 / 学生发展与服务处
图片拍摄 / 彭乐妤、黄绮棋、陈怡瑜
文字编辑 / 丘艳艳
排版 / 陈怡瑜
初审 / 朱青勇
审定 / 王晓春
投稿邮箱:3340826467@qq.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图文©由广东南粤技工学校新媒体中心 编辑整理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加入广东南粤技工学校
你“在看”我吗?